雪人
當雪人凝視著你,看不見的邪惡,正悄悄將你吞沒……
「北歐犯罪小說天王」尤.奈斯博曾說:「我要停在最恐怖的地方,再多說一點。」這位凝視邪惡本質的作者,在《雪人》這本書裡,以冰冷而黑暗的北歐暴力美學,再度開創連續殺人犯主題書寫的新格局。
半夜裡,小男孩醒來,發現母親不見蹤影,但院子裡卻多出一個不知是誰堆起的雪人。雪人凝視著屋子,彷彿在微笑⋯⋯而男孩母親最心愛的圍巾,就圍在雪人的脖子上,那排由黑色卵石組成的眼睛和嘴巴在月光下閃爍。
一封署名雪人的匿名信,讓警探哈利.霍勒特別留意最近發生的女性失蹤案。莫名出現在失蹤女子家院子裡的雪人,以及信中提到的連續殺人犯名字,更讓他確定這樁失蹤案件可能與犯罪有關。
哈利和手下成立專案小組展開調查,發現過去十幾年來的失蹤檔案有幾個驚人的共同點:失蹤者都已婚,而且有小孩;每年都在第一場初雪落下之後人間蒸發,失蹤現場附近總是堆了一個雪人,而且,她們再也不曾出現。
不久之後,第二名女子失蹤的消息傳來,不同的是,這次警方發現了她的蹤影:她的頭顱被擺在雪人的身體上……
神祕的信件是對哈利的挑戰或是嘲笑?以雪人為殺人記號的冷血犯人究竟是誰?總是徘徊在酒醉與清醒之間的哈利,第一次必須在自己的轄區內追緝連續殺人犯。當他愈來愈接近「雪人」的真面目,他的前女友蘿凱也捲入了這場致命的追緝。哈利必須犧牲什麼,才能救回愛人?
初雪即將降臨,雪人將會再現。冰雪融化之時,他將帶走另一人⋯⋯
奈斯博在這本書裡一再翻轉真相,透過出色的布局與場景,交織成結合驚悚與犯罪的交響曲。看似平凡自然的尋常生活,隨著故事的發展,一一轉化為令人毛骨悚然的情境,引出最驚心動魄的結局,讓讀者跟著哈利.霍勒警探再次面對令人難以承受的邪惡本質。
《雪人》創下同系列最暢銷、最受歡迎的輝煌紀錄:
◎挪威排行榜第1名,蟬聯榜上超過50星期
◎瑞典排行榜第2名
◎挪威書店業者大獎「年度最佳挪威小說」,以及挪威讀書俱樂部大獎
◎美國《紐約時報》第9名、《洛杉磯時報》第3名、「獨立書商協會」第2名、《出版人週刊》第11名
◎2011年英國Amazon暢銷榜,入選「理查與茱蒂讀書俱樂部」選書
◎2011年美國Amazon 推理懸疑類Best 10、《紐約時報》最注目小說
◎2012年都柏林文學獎初選入圍
◎哈利.霍勒系列系列全球銷量高達2,600萬冊,版權賣出四十餘國。
◎改編電影由國際知名導演馬丁.史科西斯執導
如果你喜歡錢德勒筆下憤世嫉俗的硬漢馬羅,喜歡卜洛克筆下滄桑的老靈魂馬修,喜歡伊恩.藍欽筆下鍥而不捨的雷博思警探,你也會喜歡哈利.霍勒。
如果你喜歡丹尼斯.勒翰書中對罪惡與傷痛的悲憫和關懷,喜歡詹姆士.艾洛伊書中對人性和腐敗現實的赤裸刻畫,喜歡麥可.康納利書中扣人心弦、錯綜複雜的謎團,你也會喜歡「北歐犯罪小說天王」尤.奈斯博。
歡迎來到奈斯博與哈利.霍勒的世界。
作者:尤.奈斯博
尤.奈斯博是「北歐犯罪小說天王」,也是挪威史上最暢銷的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挪威排行榜的冠軍,在挪威圖書館借閱率排行榜前20名當中,有5本是他的作品。到目前為止,哈利.霍勒系列全球銷量2,600萬冊,版權賣出四十餘國。
此外,奈斯博也曾獲得所有北歐的犯罪小說大獎,包括:玻璃鑰匙、挪威史上最佳犯罪小說、書店業者大獎⋯⋯等,也曾入圍英國的「國際匕首獎」,以及美國的「愛倫坡獎」。
奈斯博原本是挪威知名的搖滾巨星,白天在金融業工作,利用晚上和週末時間演出。後來,他考上金融分析師證照,挪威最大的證券公司以高薪挖角他,但他卻越來越難兼顧工作和樂團。當時瀕臨崩潰的奈斯博,決定休半年長假,帶著筆電,跳上飛機,前往地球最遙遠的另一頭──澳洲。他在那裡寫下了「哈利.霍勒警探」系列第一集《蝙蝠》,從此聲名大噪。
奈斯博的讀者族群廣泛,涵蓋純文學讀者、冷硬推理或黑色小說讀者,以及通俗驚悚小說讀者。他受到英美犯罪名家一致擁戴,推理小說大師麥可.康納利更說,奈斯博是他「最喜歡的驚悚作家」。
許多評論家認為,奈斯博可與丹尼斯.勒翰、詹姆斯.艾洛伊、麥可.康納利、伊恩.藍欽、雷蒙.錢德勒等名家相提並論,稱他是「挪威犯罪書寫的畢卡索」,德國《明鏡日報》則稱他是「斯堪地那維亞的奇蹟」。
他的作品包括:《知更鳥的賭注》、《復仇女神的懲罰》、《魔鬼的法則》、《雪人》、《獵豹》、《獵頭遊戲》、《救贖者》、《幽靈》、《警察》、《蝙蝠》、《蟑螂》、《焦渴者》等。
譯者:林立仁
1972年生於台北。英國薩里大學企管研究所畢業,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肄業。現專事翻譯。
朗讀者:
冬陽(朗讀「過去支線」)
現任社團法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長期撰寫推理小說導讀、解說、評論與推薦,並主持講座、讀書會、寫作課程等活動,編有《偵探蒐藏誌》等書,為Readmoo電子書店「閱讀最前線」撰寫專欄、長期策畫博客來網路書店推理電子報。正職為文學小說、科普出版品編輯,工作資歷十五年。曾任城邦出版集團馬可孛羅文化副總編輯、讀書共和國集團讀癮出版副總編輯、新經典文化副總編輯。
臥斧(朗讀「哈利主線」)
念醫學工程但是在出版相關行業打滾。想做的事情很多。能睡覺的時間很少。工作時數很長。錢包很薄。覺得書店唱片行電影院很可怕。隻身犯險的次數很頻繁。出版:《螞蟻上樹》、《FIX》、《抵達夢土通知我》、《硬漢有時軟軟的》、《碎夢大道》、《沒人知道我走了》、《舌行家族》⋯⋯等等。喜歡說故事。討厭自我介紹。
【推薦序】(摘錄)
雪人看到了什麼?──冬陽(推理評論人)
就是這詭異的、極富影像感的、令人微微泛起雞皮疙瘩的場景,深深烙印在挪威犯罪小說家尤.奈斯博的腦海中,於是將這簡短的畫面逐一化為文字、寫成故事,成了以哈利.霍勒警探為主角的第七部系列小說《雪人》的發展主軸。
⋯⋯
哈利.霍勒系列還有兩大引人入勝的特色。
其一是小說的敘事結構。奈斯博採第三人稱多線敘事的寫作方式,以哈利.霍勒的偵察團隊為主軸,運用多個時空、不同人物視點的支線跳躍式穿插其間,合力推動故事進行。⋯⋯這種敘事手法與犯罪調查本身具有相近的拼圖性質──線索斷了便得另起爐灶,看似死路一條的調查結果隨時可能接上另一條直指真相的活路,因而讓小說閱讀產生另一種特殊的興味。
其二是書名與該作主題微妙的對應關係。⋯⋯這是個有趣且大膽的作法,像是魔術師早早向觀眾透露了招式,最後仍展現一手令全場驚詫不已的戲法,在滿座掌聲中優雅謝幕。⋯⋯本書《雪人》也是延續了相同的手法,選用這麼一個充滿童趣、在寒冬中散發溫馨感,但其人形(doll)外表隱約帶著鬼魅色彩的型體,藉以表現「窺視的恐懼」這個主題。
⋯⋯
正因為如此細膩的書寫筆法,使得「連續殺人犯」這個在犯罪小說中常見的題材與人物,在本書中有了不一樣的面貌。奈斯博採取的並非病理解剖式的理論分析,或血流成河、赤裸殘虐的暴力描寫,而是讓「聽得見聲音,但看不清面貌」的犯罪者潛藏在書頁間,透過自己的發言、行凶設局的手法,以及包括霍勒在內的諸多調查者利用辦案技巧與經驗所完成的推理研判,最後由讀者自行拼湊出凶手的內心世界。
「我只是將腦海裡的故事,寫成文字『重述』一次。作家是沒辦法寫完整個故事的,得靠讀者自己運用想像力填補。我只能寫下10%的故事,剩下的全交給讀者了。」很喜歡奈斯博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說過的這段話,我以為這絕非謙遜客套,而是誠懇的肺腑之言。寫在文章的最後留給將繼續往下翻讀的各位,看看閱畢《雪人》後,是否也認同這個主張?
漫遊者事業群、遍路文化 聯合製作
出版時間:2012年1月初版首刷
朗讀版:2012年初版首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