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過度焦慮的父母:覺察曾經受傷的自己,你的擔心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在這個單元中,我們來談談,為什麼父母常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卡關,這與毒性壓力又有什麼關連?

我時常有機會與家有青少年孩子的父母一同工作,也許是演講、工作坊,或者是家長讀書會或成長團體,總會聽到父母的許多抱怨。最常抱怨的是,孩子總是不聽話,教他幫個忙、寫作業或者不要再滑手機了,總要三催四請,好言勸說沒有用,破口大罵也無動於衷,該如何讓孩子聽話呢?

另外,也有不少父母的困擾是,到底如何才能讓孩子願意與我分享他的事情,因為,孩子總是一問三不知,或者三緘其口,越想關心,卻又不得其門而入。

從這裡,可以看到家長在面對青少年時,真是充滿挫折呀!而這些挫折,是每天都在家庭中上演的,因為,每天都要與孩子接觸,每天都需要有互動,所以,弄得大人心灰意冷。

從父母們的抱怨中,可以看出兩個最大的困境,第一,是無法讓孩子聽話;第二,是無法讓孩子願意講話。這在在顯示親子溝通上出現了很大的障礙,但也可以看出父母內心的擔憂。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困境:「為什麼要孩子聽話呢?」原因很簡單,當孩子能聽話,我才能將我的人生智慧有效傳遞給孩子,而孩子才會照著我的期待做,於是,我才能感到安心。而第二個困境是:「為什麼一定要孩子開口說話呢?」因為,當孩子願意多說點自己的期待、想法或感覺時,我就知道孩子在想什麼了,當我知道得越多、掌握得越多,才知道接下來怎麼辦,於是我才能安心。

蘆洲兒童親子分館重新啟用 化身恐龍樂園(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你發現了嗎?不論是當我們要孩子聽話,或者開口說話,背後都是希望能夠安心,於是,當孩子不如我們期待時,我們內心的不安便開始作祟,這會驅使我們用更大的力道去要求孩子照著我們的期待走,最常用上的方法常是破口大罵,或者碎碎念,在脫窗狀態下說出的話語,往往帶有高度攻擊性,而成了情緒暴力,往往適得其反。

 
 
 
 

接下來,我要與各位分享一個案例。

曾在一個機緣下,與一對母女談話,女兒正就讀國二,因為不願意去上學,時常逃家或晚歸,讓母親相當頭痛。在分別和母親與女兒談話後,離開前,母親有禮貌地向我答謝,而女兒則急著離開。

母親看看女兒,連忙說:「快,跟老師說謝謝!」女兒不願理會母親,把頭轉過去,母親急了,連忙又說:「妳這是什麼態度,快說謝謝,才有禮貌呀!」顯然,母親希望女兒聽話照做,但女兒硬是不買單。

母親頓時愁容滿面,又說:「妳是怎麼搞的,連一點禮貌都不懂,我是這麼教妳的嗎?跟老師說一句『謝謝』會死嗎?怎麼這麼固執?」

女兒沒回頭,但看得出來很不耐煩,口中拋出一句:「好啦!很煩耶,我要回家了,不要再念了啦!」母親接著說:「什麼很煩?妳這什麼態度,對長輩講話有夠不尊重,每次念妳幾句,就覺得不耐煩。」

女兒這次回頭了,憤怒地大吼:「誰叫妳沒事就碎碎念,一天到晚都念,我當然覺得煩呀!妳可以閉嘴嗎?」

母親轉頭過來,似乎要我評評理:「陳老師,你看看,她竟然要我閉嘴!這孩子,真的是快沒救了!」

shutterstock_343162316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其實,這孩子剛剛與我私下會談時,是頗有禮貌的,雖然帶著青少年某些不可一世的風格,但不至於會對我口出惡言,而且還算知無不言。我連忙打圓場說:「這孩子剛剛跟我談話時,還蠻有禮貌的,沒有這麼糟啦!」

不說還好,母親連忙說:「老師,你別被她騙了,她對外人都很客氣,對家人總是惡言相向。我想關心她,她就叫我走開,我多問她幾句,她就嫌我煩,你說,我該怎麼辦?」

我心裡很疑惑,是什麼讓這孩子只對家人惡言相向呢?這樣的情形持續多久了?通常是什麼樣的狀況下,會引發這樣的互動?對其他家人也是如此嗎?

母親再度轉頭看著女兒說:「快說謝謝!快呀!」女兒很堅持,緊閉雙唇,皺著眉頭,一句話也不肯說。這時候,傳來母親的嘆息聲:「唉!我真是個失敗的媽媽!把女兒教成這樣,我真是教育失敗!」接著,眼淚掉了下來。

解析過度焦慮的父母

如果,你在一旁看到這一幕,你可能會想,這孩子真的很不懂事!

然而,如果你有機會深入了解與核對母親與女兒的想法,你會知道,事實不是如此。當我私下與孩子談話時,孩子便向我提到許多關於母親的事情,最讓孩子受不了的,是母親總是焦慮不已,也就是,什麼都可以擔心。自己的事要擔心,不是自己的事也要擔心,特別是關於孩子的事,更是沒有一刻不焦慮。

我心想,天下父母心,誰不為孩子操煩呢?

但孩子告訴我,母親的焦慮,似乎是超乎常態了!孩子功課退步,擔心孩子未來前途毀了;孩子成績進步,擔心孩子只是一時好運,會太過自滿;孩子胃口好,擔心孩子吃太多對身體不好;孩子吃得少,擔心孩子營養不良,弄壞身體;孩子比較早睡,指責孩子虛度光陰;孩子晚睡,則擔心孩子明天精神不濟。

首屆彩虹親子嘉年華登場(3)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除此之外,孩子告訴我,母親很愛問,不只是關心的問,而是緊迫盯人的問。我很好奇,到底是問些什麼?孩子說:

「比方說,有一次我考到班上第十名,媽媽聽了就問,那麼1到9名是誰,他們為什麼這麼厲害?他們都在哪裡補習?家裡是做什麼的呢?」

「再比方說,假日我要跟同學去逛街,媽媽除了問去哪裡、幾點回來外,還要問詳細的行程?同行的朋友有哪些?他們住哪裡?家裡都在做什麼?」

「天呀!問這麼多,做什麼?」孩子大聲抱怨:「而且,講過之後,下次還要再問,根本是身家調查。我不知道她到底在擔心些什麼!」

這孩子的感受很敏銳,母親的詢問,不只是「關心」,更多的是「擔心」。這通常顯示大人的內心是缺乏安全感的,對很多事情需要透過問清楚、問仔細來掌控狀況。

然而,青少年孩子卻是最討厭家人問太多的。因為,當你問太多時,關心變成了擔心,詢問變成了質問,這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不被信任,對一個需要感受到自己被當大人一樣看待的青少年而言,肯定是難以接受的。也難怪,到最後,母親要孩子做什麼,即使是一件簡單的小事,孩子都堅持不配合。

解方

事實上,這位母親的困擾,就是感受到自己很難與孩子親近,她發現,孩子總是冷漠以對,不然就是口出惡言,每次想關心孩子,孩子的心房卻總是關起來。而因為不知道孩子怎麼想,孩子又拒絕溝通,母親就更難要求孩子的行為步入正軌。

身為父母,肯定是會為孩子的問題焦慮不已的,大多是在孩子出狀況時,這是屬於正常的焦慮。但我看過許多這類「過度焦慮」的父母,生活中任何事情都顯露出不安,什麼事情都覺得不妥,於是就會對孩子的一言一行嚴加控管,最常見的,就是緊迫盯人地詢問,而且要求孩子回答得鉅細靡遺;再來就是會在孩子生活的大小事情中下指導棋,也就是管太多!

父母往往認為這是在關心孩子,但孩子卻感覺到萬分窒息,甚至動輒得咎。在孩子心裡想著,既然我做什麼都會被罵,不然就擺爛,不然就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甚至為反對而反對,親子關係越加疏離,甚至對立衝突不斷,總是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shutterstock_1207123849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父母為什麼過度焦慮呢?通常,這類父母是帶著創傷長大的。也就是,他們曾是「受傷的孩子」,而現在成了「壞掉的大人」。要不是曾被高壓對待,就是受到冷漠疏離,或者備受批評指責,當然也可能是成長過程中有些重大的事件的影響。

回頭來看這位緊迫盯人的母親,她是家中的長女,因為家境貧困,後頭還有三個弟弟,再加上重男輕女的觀念,相較於弟弟們,比較不受重視與疼愛。

而又因為身為長女,需要負擔家計與照顧弟妹,從小就扛起了許多責任,為了得到長輩的重視,或者為了不要被忽視,再苦也咬牙撐著,甚至練就了從小就等懂得察言觀色,體貼大人的心思。完成基本學業後,為了家計沒有繼續升學,投入職場,內心總有百般委屈,認為自己的人生有些缺憾。很快地,進入了婚姻,帶著這份缺憾,扮演妻子與母親的角色。

然而,令她不解的是,儘管她為這個家犧牲奉獻得再多,也得不到家人的肯定,特別是她的另一半,總是會嫌東嫌西,這讓她想到自己在原生家庭中,也總是被百般嫌棄。而當女兒漸漸長大後,步入了青春期,各種問題行為接踵而至,她沒有得到另一半的協助,反而不斷被指責不夠盡心,當要另一半幫忙時,另一半卻嫌煩地說:「教育小孩是妳的事,別來煩我!」

談到這裡,我們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這位母親如此焦慮不安了。因為,她從小承受著過大的壓力長大,雖然沒有壓垮她,但卻發展出一套當時有效,現在卻有問題的因應方式,為了免受責備,她必須不斷擔心,提醒自己保持警覺,不斷檢查,不斷確認,不能疏忽任何細節;而也將這個生存模式轉移至孩子身上,畢竟,她已將人生的希望全擺在孩子身上了。

搶攻親子旅遊市場 礁溪飯店業者推積木主題房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所以,只要孩子的行為脫序了,即使是沒有很嚴重,立刻引發她進入過度激發的備戰狀態,先是關心,再來是一連串地詢問,接著碎碎念,最後會以數落、批評與指責做收。幾次下來,孩子也受不了呀!當然想逃,當然也想反擊,當然也想擺爛。

所以,當這位母親告訴我:「我也不想一直念她、講她、問很多,如果她乖一點、聽話一點、懂事一點,我又何必如此呢?」我反問道:「你會這麼做,真的是因為女兒的行為引發的嗎?」

我想試著讓她明白,這些在教養上把孩子越推越遠的行為,看似是孩子引發的,但卻可能是童年時期在過度壓力下發展出來的一種不得不的生存策略,如今,遇到類似情境時,再度被勾起。

這位母親要努力的,是先接納自己的無能為力。她需要時常告訴自己:「會對孩子做出這些,不管好壞,效果如何,背後都是出自於一片愛。」接下來,則是去看懂與理解自己的過往是如何影響自己,過去經歷的家庭生活壓力,是如何成為創傷,背負在自己身上,而帶到婚姻與親子關係中。

看懂這一切,不是為了推卸責任,不是為了幫自己找到怨天尤人的理由,而是更加理解與體諒自己,並且意識到,現在的自己並非處在過去那危險的情境中,現在的自己,已經長大了,有能力用更好的方式面對挑戰。這麼不斷時時提醒自己,就是要讓自己的身心重回容納之窗內,重新找回那份安心的感覺。如此,才有可能開始修正自己的教養方式,走上改變與成長的路。

shutterstock_1164198352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我想告訴這位母親:「妳擔心的不只是你的孩子,妳擔心的還有妳自己,那個小時候不被重視的自己。而現在,是可以放下擔心的時刻了,於是,妳才可能學會信任孩子、欣賞孩子。」

有的父母慢慢就會明白,當孩子漸漸長大後,就要將生活重心放在照顧自己的人生上,例如,發展自己的興趣、專長或新的事業,讓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成就感與自我價值,如此,就不會執著於孩子的一言一行,以及那無關痛癢的小事上了。反而,親子關係更加親密,彼此互動也更為自在。

結語

許多父母為了親近子女,學習了許多親子溝通的技巧,包括,如何肯定孩子、如何理解孩子、如何發問引導,也就是學習怎麼陪伴孩子,可是,卻常常卡關,也就是,無法將那些專家口中有用的溝通技巧落實出來。

那是因為,孩子的行為反應,常會勾動我們的傷口,那些來自童年沒有被好好對待而留下的傷疤,因而引發了最慣性的反應模式,此刻,自己的身心狀態是處於脫窗的狀態,便會用最原始的自我保護機制回應,包括:攻擊、逃亡、戰鬥或呆僵等,當然無法將新學得的溝通或對話方式用出來。

而對孩子情緒怒罵後,事後又充滿自責,後悔自己做了傷害孩子的事。這些無力感持續累積,在下一個親子衝突或互動卡關的時刻,一次爆發,如此惡性循環,越演越烈。

我們要做的,不是要求自己不可以失控、不可以暴怒、不可以脫窗,而是在每一次的失控中,學習探究與覺察,自己的反應模式是如何受到過往成長經驗的影響,理解並接納自己的現況,同時,思考如何在下一次類似的情境中,採取新的回應方式。只要一次微調一點點,就是很好的進步了。你會發現,親子關係越來越不同,而這些改變,孩子也都看在眼裡。

 

我是陳志恆,歡迎一起繼續學習如何陪伴青少年遠離毒性壓力,讓我們跟孩子一同成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則keyboard_backspace
從大腦發展看依附關係:青少年其實很需要跟大人們一起冒險
還沒有有帳號嗎?
已經有帳號嗎?